近日,学校召2025年研究生指导教师专题培训会(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阎兵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梅教授作专题报告。全体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院全体人员等3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刘戈主持。

阎兵副校长发表致辞,代表学校全体研究生导师向王梅教授来校作报告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阎兵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不仅重塑着学科发展的格局,更对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其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指导能力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导师队伍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跨学科指导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王梅教授作题为“从‘知识的权威’到‘智慧的领航员’:AI如何重塑导师的核心竞争力”的专题报告。报告分破冰与颠覆——我们正面临的“隐形革命”、赋能与实战——AI如何成为您的“超级外脑”及远见与引领——驾驭AI,成为未来的领航员三部分。报告深入分析了AI技术对高等教育形态的深刻重塑,指出人工智能正推动教育理念内涵、体制机制和治理方法的全面革新。赋能实战环节,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大语言模型等新兴技术嵌入教学全流程,展示了AI技术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的应用,包括AI辅助选题、文献管理与阅读、数据分析等关键科研环节,这些工具不仅提升了科研效率,更改变了学术思维的培养方式。报告指出人工智能(AI)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提升工作效率、辅助内容创作和提高学习体验等为导师教学、科研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强调了在利用AI技术时,保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AI辅助下,导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展望未来,AI将在教育和科研中扮演关键角色,研究生导师教师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高效利用AI资源、主动学习以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

通过此次培训,我校研究生导师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正带来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它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催化教育本质变革的重要力量。导师们切实体会到AI正在推动研究生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型,这一转变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导师们更加理解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实现从"知识权威"到"智慧领航员"的角色转变,这是应对新时代教育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人工智能与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

未来,学校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发展目标,以"数字赋能、智能创新"为导向,持续推进AI与研究生教育的深度融合。将通过建设智慧教学平台、完善AI素养教育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等具体措施,积极探索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新范式,全面提升师生的数字胜任力,以智能技术驱动学术创新,以数字素养赋能人才培养,构建具有天城大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坚实支撑,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